近日,小米 YU7 作为小米汽车的第二款产品,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。有观点认为 YU7 只是 SU7 的简单拉高版,小米集团创始人、董事长兼 CEO 雷军回应称:"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,不是。虽然 YU7 和 SU7 都基于小米 Modena 平台开发,但 YU7 项目有 90% 零部件都重新开发了。"
小米 YU7 在外观设计上延续了小米汽车的家族化设计语言。小米 YU7 采用了溜背式车顶设计,搭配无框车门、隐藏式门把手以及电动掀背式尾门等配置,整体造型时尚且富有科技感。
车身尺寸部分,小米 YU7 的长宽高分别为 4999/1996/1600 毫米,轴距为 3000 毫米,与 SU7 基本一致。
细节部分,YU7 采用了镂空的水滴大灯设计,上半部分镂空,可以让空气进入前机盖内,下半部分的矩阵大灯支持 180 度的广角照明。车尾部分,YU7 配备了光环尾灯,与 SU7 的星环灯相比,更加简洁立体。
此外,YU7 还采用了电动内翻门把手,当车主靠近解锁时,门把手自动内翻,上车后开始行驶,门把手归位与车身平齐,这一设计不仅提升了车辆的科技感,也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。
内饰部分,小米 YU7 同样延续了家族式设计风格,同时进行了一些 升级调整,前排配备了 16.1 英寸中控大屏,后排可选两块拓展屏,这与 SU7 完全相同。
不同的是,SU7 上的翻转仪表和 HUD 变成了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,并且后排还增加了一块 6.88 英寸可移动的控制屏。小米天际屏采用了曲面投影技术,包含了三块 Mini LED 屏幕,下方发光投射到前风挡下方的黑色区域,宽度达到了 1.1 米,像素密度达到了 108 PPD,入眼亮度达到了 1200 nits,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沉浸式的视觉体验。
在舒适性配置方面,YU7 前排配备了两个零重力座椅,并且支持 10 点按摩,相比之下,SU7 甚至没有配备座椅按摩。后排空间表现同样优秀,YU7 的后排头部、膝部空间表现都要优于特斯拉 Model Y 和保时捷卡宴。此外,后排座椅靠背还能实现 100-135 度的电动调节,为乘客提供了更加舒适的乘坐体验。
动力上,小米 YU7 标准版采用 800V 高压平台,搭载英伟达 Thor 芯片,风阻系数为 0.245,续航能力可达 CLTC 835 公里。
小米汽车雷军还表示,YU7 的开发在 SU7 之后不久就开始了,设计的核心思路是既要保持小米的家族化设计,同时还要有 YU7 的独特个性。YU7 在车身比例、设计细节、内饰配置以及动力续航等方面都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和升级,使其在中大型 SUV 市场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。
最新数据显示,小米汽车 5 月单月交付量突破 28000 辆,与 4 月交付量持平。
与小米 YU7 上市同齐,让其担忧的是近期小米挖孔维权升级。
小米维权车主高先生(网名 JOhn 呆伐)19 日已正式对小米公司提起诉讼,质疑小米 SU7 Ultra 车型碳纤维机盖挖孔设计性能不符宣传。
今年 2 月底,小米 SU7 Ultra 上市,售价 52.99 万元,消费者可额外支付 4.2 万元选装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。小米汽车宣称该前舱盖"完全复刻纽北原型车空气动力学设计,2 个贯穿风道实现前部空气高效导流",雷军也曾在微博介绍其"双风道直接导向轮毂,支持轮毂散热"。然而,车主提车后发现,该前舱盖内部并无风道,仅为装饰件,不具备宣传中的"高效导流"功能,甚至用纸巾测试也无气流通过。
对此,5 月 7 日,小米汽车提出初步解决方案,包括限时改配服务和赠送积分,但多数车主拒绝接受,坚持要求退还定金。5 月 15 日,部分车主与小米高管在杭州面谈,但之后一个多月小米未给出实质性解决方案。6 月 20 日,杭州车主高先生正式向法院提交诉讼申请,要求退还定金并赔偿三倍定金,即 6 万元。
小米汽车在 5 月 7 日的回应中承认"信息表达不够清晰",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,但被车主质疑为"文字游戏""不正视问题"。
5 月 24 日,小米汽车某高管警告车主不要公开面谈内容,否则追究"侵犯隐私"责任。
6 月 20 日,高先生公开披露面谈内容,并喊话小米"赶紧来追究"。此外,小米法务部近期发布多条有关"商业诋毁""网络黑公关"等案情进展,引发网友对车主维权真实性的质疑,部分车主感到被误解和攻击。
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距离小米 SU7 高速燃爆致 3 名女大学生死亡事件已经过去了三个月,小米汽车以及官方还未发布调查声明。
来源:电车之家 https://www.zhev.com.cn/news/show-1657902807.html
米升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